中午,锅里冒着热气腾腾的热气,饭桌上,我们正说说笑笑地吃着﹑谈着。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我们正欣赏昨天的劳动成果粽子哩!粽子又香又甜,深受人们的喜爱。粽子是怎么来的呢?我好奇地问妈
2023-11-07 0
蚕汛粽子
“囡囡,奶奶要去帮你小奶奶裹粽子,你要不要去玩玩啊?”
“去去去,我要去!”
包粽子,怎么少得了我呢?我最爱凑热闹了。
来到小奶奶家,只闻到一阵清新芦苇叶香味,我急忙赶到厨房。奶奶已经忙活开了,一大木盆的糯米,一大堆煮过了的粽叶,一个麻线团。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经常会被邻居们叫去帮忙。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在边上看很久,一直觉得奶奶的手好神奇!奶奶包粽子的手法很是讲究,如果不是细细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的门道。奶奶把一张张粽叶卷成一个圆锥漏斗形,接着用饭勺填进,盛上满满的拌了酱油的糯米,用筷子插实,里面再藏一块肥瘦均匀的肉,然后用嘴中咬着的一根细麻线捆扎。翠绿的粽叶在手中自如地翻卷着,一绕一扎只几下,一个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裹扎而成了。粽叶怎样翻折,多少米放多少馅,还要保证粽子在蒸的过程中不能外漏。这样用心去操作,奶奶包的粽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当然,按不同的需求,粽子馅还有红枣的、豆沙的、蜜枣的。
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能少得了我的“帮忙”呢?二话不说,我就忙活开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粽叶,折了两折,做了一个漏斗状的“碗”。接着我把一勺米、一块肉放入“碗”中。然后我将这个鼓鼓的“碗”再一折,绕上几圈麻线。一个粽子诞生了,虽然不是那么完美,可也是我几番尝试下来算不错的成果了。
我又拿起了粽叶,这回不急着包了,和奶奶聊起了天。“奶奶,这端午节还有段时间呢,小奶奶家怎么要包这么多粽子啊?”奶奶手上依然忙碌着,缓缓道来:“囡囡,这是蚕汛粽子。”“蚕汛粽子,这是什么来头啊?奶奶,您跟我说说呗。”“你小姑姑不是去年冬天刚嫁出去吗,这些粽子裹了要拿到她婆家去分的。一般有新嫁娘的第一个春天娘家要裹了粽子去分,叫蚕汛粽子。”“奶奶,蚕汛粽子有什么寓意吗?”“这个奶奶也不清楚,老底子传下来的。”看着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我不禁心生好奇。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蚕汛粽子究竟有什么故事。好奇心强烈的我寻求妈妈的帮助,我们一块上网查,才了解了来历。我们这里农村以前几乎家家都养蚕,民间有很多与蚕有关的习俗,蚕汛粽子来自其中一个习俗----望蚕汛。是农村女儿出嫁后第一个养蚕的季节,蚕宝宝四眠上山或采好茧子时,娘家带着粽子、包子等礼物,到女婿家望蚕汛,祭祀蚕花菩萨,表示慰问,祝贺蚕茧丰收。望蚕汛时,粽子是其中最重要的礼物。后来,时间慢慢提早到养蚕前了。
如今,农村养蚕的人家越来越少,望蚕汛的原意已名存实亡,但这个民间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每年都会吃到别人家分来的蚕汛粽子。
在我弄清来历时,淡淡的粽香弥漫开了。粽子煮熟了!剪开麻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粽子从内向外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诱人极了!粽子就像一首古诗,从悠远的时代流出,遂带了幽远的气息,仿佛午夜的长梦流转出前生往事的叹息。一颗粽子,情系着人们美好的期盼!这种情怀的传承,从来未曾改变……
粽子飘香,久久不散,历久弥新!
南苑小学四(2)班 陈芮汀
相关文章
中午,锅里冒着热气腾腾的热气,饭桌上,我们正说说笑笑地吃着﹑谈着。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我们正欣赏昨天的劳动成果粽子哩!粽子又香又甜,深受人们的喜爱。粽子是怎么来的呢?我好奇地问妈
2023-11-07 0
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是手工课,由薛欣琪爸爸讲解的。今天的主题是:亲手制作粽子。因为端午节就快要到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除了包粽子,还可以赛龙舟。 我们先拿同一块布,用
2023-04-27 0
包粽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
2023-07-26 0
五月初五端午节时,我吃着外面买来的粽子,吃着吃着,总觉得少了什么,但也不知道是哪里少了些什么.......... 也不知道是哪年的端午节,我一睁开眼就飘来了一阵香味,我去厨房一看,是糯米粽子,我就赶
2023-07-26 0
端午节到了,一想到有粽子吃了,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三千尺了。粽子好吃,但包粽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怎么包粽子呢?我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妈妈包粽子的情景:妈妈先准备一些翠绿的粽叶,将珍珠般
2024-02-24 0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和工艺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或濒临失传。但那次,我让粽子变了个身
2023-12-14 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