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捧起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罢全书,深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有魅力,而且可以让儿时的记忆苏醒。 单看标题,其结构就很耐人寻味:从到 这种结构不仅其他作家用得少,在本
2024-01-26 0
又是麦黄时,微风里散发着成熟小麦的气息。极目远眺,麦浪滚滚,儿时麦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天才蒙蒙亮,父亲和母亲已经整装出发了。他们背上镰刀和凉开水走向麦地,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劳作。麦收就是与时间赛跑,顾不上在家里享受早餐,我便扮演了“厨师”和“送饭工”的角色。
天渐渐由灰暗变成了耀眼的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满整个屋子。我伸了伸懒腰,起床洗漱完毕,走进灶房开始准备早餐。上四年级的我虽说不上厨艺精湛,但小拌小炒还行。先烧开水,馏馒头。再拿起一根黄瓜,放在菜板上,用刀一拍,顷刻间完整的黄瓜已经粉身碎骨。在油、盐、醋的配合下,凉拌黄瓜的香味儿便浓烈了。最后炒一个洋葱,一顿饭大功告成。装好饭盒,直奔麦地。
时间在九点左右,太阳高悬,暑气渐升。干热的夏风,耀眼的阳光,翻滚的麦浪,这就是麦收时的田野。金色的麦田就像巨大的舞台,美轮美奂。舞台上面还点缀着斑斑点点的人影,仔细一看,原来是伫立在那儿的稻草人。一个个稻草人在微风的吹拂下衣袖轻轻拂动着,像一个个甩动水袖的舞娘在金色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着曼妙的舞姿一般。
晴空万里,阳光无情地照晒着弓腰割麦的人们。大家挥汗如雨,半蹲着,一边割,一边艰难地往前挪。脸上、手套上、毛巾上都沾满了灰。
田野里唯一能纳凉的地方就是地头的几棵树下。高大的躯干,茂密的树叶为人们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风拨动树叶,沙沙声让禁不住诱惑的鸟儿们放声高歌,让劳累的农人在忙碌之余有机会享受大自然华美的乐章。我找了个阴凉地儿把饭盒放在那里,奔到麦田找到父亲和母亲。汗水早已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他们割麦的动作熟练,左手抓住一大把麦子,右手挥镰用力一割,一把麦秆从根上被“卸”了下来,留下的麦茬整齐划一。我也想试试,也许是不得要领,觉得割麦很是艰难。父亲连忙叫停了我,怕我把镰刀刃子弄卷曲了。
我们来到树下,开始吃一天中的第一顿饭。普通的饭菜,我们吃得很香。父亲津津有味地嚼着馒头,还不断地望着这金灿灿的麦田,估算着今年的收成,脸上绽放着喜悦。
那时的麦收很漫长,很辛苦,也很快乐。转眼八年过去了,如今麦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手工收割已被大型收割机取代,农民轻松多了。几年前人们在完成脱粒任务后,总要放把火把秸秆焚烧了,弄得浓烟滚滚,污染了空气,烤死了树木,还影响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有时甚至烧毁了光缆造成通讯中断。现在禁烧秸秆,麦收时所有的收割机必须配上粉碎机。把秸秆粉碎,腐烂后化为肥料滋养下一季的庄稼……
今年麦收即将开始时,在外打工的父亲打电话要回来,说是要帮家里收麦子。母亲拒绝了他的“请求”。母亲说只有几亩麦子,用机械收割播种,两天就能完成夏收夏种。
又是一个丰收季,风吹麦浪,仍是一望无垠的金黄。阳光依然炙烤着大地,那几棵树依然挺立在地头,丰收的喜悦依然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相关文章
这个暑假,我捧起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罢全书,深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有魅力,而且可以让儿时的记忆苏醒。 单看标题,其结构就很耐人寻味:从到 这种结构不仅其他作家用得少,在本
2024-01-26 0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一段挥之不去的童年往事,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奶奶家,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小伙伴,他比我大一岁,却和我一起上幼儿园,我们还是同班。我们常常在院子里玩耍,他
2024-04-15 0
今年暑假,我与我的朋友一起去参加了千岛湖夏令营,带回了许多纪念品,其中,有一块美丽的石头。 夏令营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我们学会了划皮划艇,去了水上乐园,参加了篝火晚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却
2024-01-11 0
自从进入冬天后,我就一直盼望着能下雪,可是都放寒假了,却没下过一场雪。寒假中的一天傍晚,天阴沉沉的,妈妈说夜里很有可能会下雪。我听完就激动万分地喊道:耶!终于下雪咯!希望下暴雪!妈妈立刻教育
2023-12-21 0
在我的背包里,一直存放着一张索道票,上面印着一辆红白相间的地轨缆车,一旁是雄伟壮观的三叠泉瀑布。每当看到它,我总会想起那日人群温暖的一幕。 那日下午,游完三叠泉,领略完李白笔下飞流直下
2023-06-15 0
最新文章